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會等部門印發了《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鼓勵勞動者參與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并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www.tech-skills.org.cn)。
為了更好地提供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廣大勞動者,該平臺近日進行了改版升級,于3月22日全新上線。
全面升級,加強線上服務
升級后的“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在原有欄目基礎上,增設就業服務、培訓項目、直播課堂、資料下載等模塊;同時提供學時記錄、證書打印等功能,并增加幫助中心、智能客服、意見反饋等服務項目,幫助廣大勞動者解決在學習流程、獲取資料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完善反饋機制,進一步優化用戶服務。
服務大局,免費開放資源
“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目前提供信息技術、汽車、新能源、建筑工程、物流、機電、經濟管理、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企業信息化管理等14個大類44個二級分類的微視頻課程資源近3200個。為了更好地援企穩崗,疫情期間,平臺線上培訓資源全部免費開放,并通過學時記錄、檔案證書等方式,幫助企業建立勞動者職業培訓電子檔案,做好進一步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的安全保障支撐。
未來,“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還將加大課程開發力度,以開放共建為原則,撬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長期積累沉淀的優質資源和各類社會頭部創作力量,實現內容整合,不斷提升平臺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打造一個覆蓋面廣、專業性強、服務性高的職業技能線上培訓平臺。
為切實做好北京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
北京市教委特別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
這與每個初中生的畢業升學息息相關哦,快來看看都有哪些重點內容!
——教育系統抗擊疫情“停課不停學”系列報道之二
2月20日,清晨5點剛過,清華大學附屬小學語文教師劉建偉就走出家門,去給學生上課。
說是上課,課堂卻不在教室里,而是在中國教育電視臺的演播室。學生也不是班上那些熟悉的面孔,而是全國各地盯著大大小小屏幕的學生。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的大中小學學生不得不長時間居家,但學生的成長不應因此而“斷線”。在這樣的背景下,“停課不停學”這種前所未有的新學期打開方式隨之“上線”。
非常時期的應急之舉,涉及的卻是數以億計的師生。如何打好這場戰役,努力把“停課不停學”這件好事辦好?這是教育系統必須全力以赴答好的一張“考卷”。
扎實推進線上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叮咚、叮咚……
疫情防控期間,天津市和平區萬全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鄒燕每天的工作,是在各個微信群里此起彼伏的聲音中開始的。
按照天津市“停課不停學”工作方案提出的“一區一案、一校一策”的要求,和平區組織名師為中小學各年級錄制了統一的微課。對多數教師來說,圍繞課程進行輔導,確保學生居家學習的效果是日常的主要工作。
組織學生收看微課、布置作業、參加線上集體教研、批改學生返回的作業……盡管工作節奏很緊張,鄒燕卻感到“累并快樂著”。因為能夠幫家長和學生解決居家學習期間遇到的種種困惑,她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不僅是鄒燕,在全國,疫情防控期間挖空心思上好課的教師比比皆是——湖北省荊門市文峰中學教師李安學,每天花40多分鐘爬到山頂找信號;河南省鄭州市第五十四中學教師楊麗麗,請愛人幫忙做直播實驗;北京商業學校教師侯德成,在自家廚房直播起了餐點制作;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藻溪小學教師單芃,把油菜花海變成了直播間,只為了讓學生在家也能“聞”花香、“觸摸”春天……
事實上,“停課不停學”實施之初,不少教師頗有壓力,也有教師在網上發帖,調侃自己被迫化身“十八線主播”。
直播課要講得讓學生滿意、教師自己滿意并非易事。一場成功的直播背后,往往是一個團隊的反復打磨、緊密協作。“整個團隊僅線上專門研討就進行了17次?!眲⒔▊ビ米约褐v的《找春天》這節課舉例說。
正是為了不給教師增加額外的負擔,2月11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專門表示,開展“停課不停學”、做好網上教學工作,沒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師去錄播課程。隨后,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文件,再次強調了“防止給教師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2月17日上線、免費為全國師生提供大量優質教學資源的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正是對上述文件精神的落實。在這里,來自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等18所學校的470余名優秀教師,呈現了他們精雕細琢的精彩。
在重慶市奉節縣小學教師劉杰看來,這個平臺資源豐富,在這個特殊時期上線,無疑是雪中送炭。
與此同時,各地在探索、磨合過程中不約而同作出同樣的選擇——組織部分名師統一錄制課程“托底”,允許不同區域和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個性化施策。
這些舉措,讓教師得以抽出時間,給學生居家學習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指導。
“大家一起教研給學生出‘學習單’,我學到了很多出題目的技巧?!编u燕說
從居家學習特點出發給學生合適的指導
這個特殊的新學期剛開始,北京大學附屬小學一年級學生小奇就已收獲滿滿。
線上開學后,北大附小每周給學生發送一次“學習包”,安排學習任務。體育鍛煉、家務勞動、讀書、遠望……內容簡單明了、充分考慮學習資源是否易于獲取,是這些任務的特點。
在小奇母親顏女士看來,學校的安排充分考慮了居家學習的特點,“課業不重,老師會保持和學生的互動,這種陪伴對孩子居家期間的身心健康很重要”。
“‘停課不停學’應該是一種廣義的學習,學習的方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表態,代表了教育部對靈活開展居家學習的一貫態度。對此,顏女士非常認同。
為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教育部出臺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指導學生合理確定網上學習時間。
陳熙文,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學校高三學生。居家在線學習后,陳熙文發現,老師們的課還是一如既往地精彩,尤其是當聽到語文老師從疫情防控講到人間大愛,英語老師悼念球星科比并分享他所理解的“曼巴精神”時,陳熙文產生了共鳴,熱淚盈眶。
在家學的東西開學了還要重學嗎?關于居家學習與正式開學后課堂教學的銜接問題,不光家長心存疑惑,很多教師心里也沒底。
“這個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具有特殊性、準備性、銜接性?!痹诒本煼洞髮W教授張志勇看來,教育部提出的“要防止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的要求,正是對上述疑問最好的回應。
著力解決偏遠貧困地區學生居家學習難題
江西省宜春市金橋小學四年級學生劉思云,前一段時間有些不開心。
原來,居家線上學習一段時間后,隨著上網消耗的流量不斷上漲,劉思云家里僅有的一部手機眼看就要欠費了。
流量在不斷消耗,隨著流量一點點見底的,是劉思云學習的熱情。
一籌莫展時,她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短信——移動、電信、聯通為支持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教學工作,將推出10元定向流量包,可滿足從2月20日至3月31日線上學習的流量需求。
“再也不用為流量擔心啦!”劉思云的情緒轉陰為晴。
短短數十字短信的背后,是宜春市為保障全市86.6萬余名中小學生在家安心學習、減輕家庭負擔作出的努力。
原來,針對線上教學流量消耗大、費用高的問題,宜春市領導召集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宜春分公司負責人現場辦公,協調為有需要的家庭開通了“愛心流量包”,確保全市中小學生在線學習流量無憂。
線上教學帶來的支出,在有些人看來微不足道,但對一些貧困家庭來說,卻是不小的負擔。
其實,部分偏遠貧困地區無網絡或網速慢,學生的學習問題一直是教育部最牽掛的事。為了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兜底”,教育部第一時間協調安排中國教育電視臺開播《同上一堂課》空中直播課堂,實現了對廣大偏遠農村地區的全覆蓋。
同樣是為了“兜底”,江蘇省南京市教育局采購了435臺平板電腦集中配送給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浙江省常山縣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去了電視,廣東省給30萬名建檔立卡學生贈送了助學流量包,安徽省肥東縣806名教師與3667名建檔立卡學生結成了幫扶對子。
教育部還多次印發通知,要求學校、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現有條件,選擇網絡學習或電視空中課堂學習,盡量避免因打印作業或學習資料增加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把‘停課不停學’這件好事辦好,從教育部到地方各級教育部門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做到的都做到了。”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中心校校長劉軍感慨地說。(本報“停課不停學”特別報道組 報道組成員:柴葳 高靚 張晨 蘇令 高毅哲 焦以璇 于珍 李澈 劉亦凡 唐琪 本文執筆:李澈 蘇令 統稿:蔡繼樂)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三、加強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組織中小學圖書館圖書審查清理工作,年內爭創全省最美校園書屋和省一級圖書館10個以上,構建市、縣、校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網絡體系。
涉及每個人!唐山將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
內容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唐山市防控辦轉發了市教育局制定的《唐山市中小學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條件達標細則》,明確要求,各縣市區防控辦和教育局會同衛生健康部門依據《達標細則》,指導屬地學校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組建聯合檢查組,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謹的態度,對屬地學校進行開學條件核驗,核驗不達標的不得安排開學。
《達標細則》在組織領導、方案制定、制度建立、全員培訓、物資保障、清潔消毒、隔離區域、建立臺賬、校園管理、教學準備等10個方面,細化分解為27項具體核驗條件,每一項條件核驗為“否”的,即視為“不合格”,經整改仍不到位的,不得安排開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會等部門印發了《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鼓勵勞動者參與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并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www.tech-skills.org.cn)。
為了更好地提供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廣大勞動者,該平臺近日進行了改版升級,于3月22日全新上線。
全面升級,加強線上服務
升級后的“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在原有欄目基礎上,增設就業服務、培訓項目、直播課堂、資料下載等模塊;同時提供學時記錄、證書打印等功能,并增加幫助中心、智能客服、意見反饋等服務項目,幫助廣大勞動者解決在學習流程、獲取資料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完善反饋機制,進一步優化用戶服務。
服務大局,免費開放資源
“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目前提供信息技術、汽車、新能源、建筑工程、物流、機電、經濟管理、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企業信息化管理等14個大類44個二級分類的微視頻課程資源近3200個。為了更好地援企穩崗,疫情期間,平臺線上培訓資源全部免費開放,并通過學時記錄、檔案證書等方式,幫助企業建立勞動者職業培訓電子檔案,做好進一步提升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的安全保障支撐。
未來,“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還將加大課程開發力度,以開放共建為原則,撬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長期積累沉淀的優質資源和各類社會頭部創作力量,實現內容整合,不斷提升平臺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打造一個覆蓋面廣、專業性強、服務性高的職業技能線上培訓平臺。
教思政廳函〔2020〕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黨委、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黨委: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推進高校師生廉潔教育和校園廉政文化建設,教育部以“守初心、知敬畏、揚正氣、擔使命”為主題,舉辦了第七屆全國高校廉潔教育活動暨“攜手打擊腐敗”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活動。各地各高校認真組織、精心實施,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切實推動了高校廉政文化作品的創作傳播,促進了廉潔知識的學習宣傳,對引導高校干部師生堅守初心使命、涵養道德操守、葆有敬畏之心、弘揚社會正氣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部分作品推薦參加“攜手打擊腐敗”國際反腐敗公益廣告青年大賽決賽和宣傳展示活動,取得良好成績?,F將結果予以公布,希望各地各高校認真總結經驗,加大網上網下、校園內外宣傳展示力度,進一步推動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和廉潔教育活動全面深入開展,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堅強保證、營造良好環境。
附件:1.第七屆全國高校廉潔教育活動暨“攜手打擊腐敗”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活動藝術設計類作品入選名單
2.第七屆全國高校廉潔教育活動暨“攜手打擊腐敗”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活動網絡新媒體類作品入選名單
3.第七屆全國高校廉潔教育活動暨“攜手打擊腐敗”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活動表演藝術類作品入選名單
4.第七屆全國高校廉潔教育活動暨“攜手打擊腐敗”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活動書畫攝影類作品入選名單
5.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廉潔知識問答先進個人名單
6.第七屆全國高校廉潔教育活動暨“攜手打擊腐敗”公益廣告作品征集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名單
教育部辦公廳
2020年3月9日
Copyright © 職教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1020808號-11 全國統一熱線電話:400-660-5933
免責聲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臺,所有信息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權益,請您積極向我們投訴。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注意自我保護,謹防上當受騙